“双碳”背景下如何开展污染防治?服贸会上,(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侯立安:要重视水体中新污染物的防治 他认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将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无废国侯立安:要重视水体中新污染物的防治
他认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将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无废国家”目标。
“多种固废利用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形成多个产业链条。光是钢铁回收再利用,就可以使钢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由60%降为30%。”他说,也可以通过风机、光电池、电动车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使其中的镍、铬等矿物质成为可再生。
郝吉明:控制PM2.5绝不能松劲儿,协同治理臭氧
贺克斌:开展不同减碳路径的环境风险分析
他表示,我国已经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攻坚期,目前,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仍然较大。另外,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资源节约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将如何发展?他认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0年,37%的城市PM2.5超标,约44%的人口暴露在PM2.5浓度超标的城市中,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PM2.5污染突出。我国PM2.5的浓度与世卫组织指导值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在控制PM2.5这个问题上绝不能动摇、绝不能松劲儿。”
近几年,不少城市的居民对大气环境的改善深有感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称,中国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近30年的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2013年以来的全国空气质量大幅改善,是在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完成的,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文章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网址: http://www.hjwryfz.cn/zonghexinwen/2022/0902/1162.html